财经早餐2021年10月27日星期三
热点聚焦
1、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拟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方案提出,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2、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十分重要。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3、发改委进一步加码煤炭保供稳价措施,目前正研究将煤炭纳入制止牟取暴利的商品范围,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发改委还会同有关部门部署煤炭产地存煤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要求晋陕蒙三省区对未经批准以及未办理用地、环保、安全等手续的存煤场所依法取缔,严厉打击利用违规存煤场所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
4、格力电器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81.35亿元,同比增9.73%;净利润156.45亿元,同比增长14.2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70.83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股东方面,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21亿股,三季度减持超2亿股,退居第二大股东;中央汇金减持超4400万股,持股降至4004.8万股;珠海格力集团持股减少1745.7万股。阿布达比投资局最新建仓买入2542万股,新进前十股东名单。
环球市场
1、美股集体上涨,道指涨0.04%报35756.88点,标普500指数涨0.18%报4574.79点,纳指涨0.06%报15235.72点。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宝洁、思科、联合健康、强生均涨超1%,领涨道指。科技股涨跌不一,谷歌涨超1%,特斯拉跌0.6%,英特尔跌超2%,Facebook跌3.92%。中概股多数收跌,阿里巴巴跌3.5%,京东跌3.29%。
2、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涨,德国DAX指数涨1.01%报15757.06点,法国CAC40指数涨0.8%报6766.5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76%报7277.62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0.58%报26970.95点。
3、亚太主要股指多数收高,日经225指数涨1.77%,报29106.01点;韩国综合指数涨0.94%,报3049.08点;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03%,报7443.40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0.14%,报13075.41点。
4、COMEX黄金期货收跌0.7%报1794.1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跌1.53%报24.215美元/盎司。企业财报提振股市乐观情绪,黄金避险魅力降低。
5、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12月合约涨0.81%报84.44美元/桶,布油12月合约涨0.35%报85.47美元/桶。 美国上周API原油库存增幅超预期。
6、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LME铜跌1.07%报9762美元/吨,LME锌跌1.78%报3398美元/吨,LME镍跌0.67%报20170美元/吨,LME铝跌1.51%报2832美元/吨,LME锡涨0.52%报37650美元/吨,LME铅跌0.96%报2415美元/吨。
7、欧债收益率涨跌不一,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3.4个基点报1.104%,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0.4个基点报0.222%,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0.3个基点报-0.121%,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1个基点报0.994%,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1.2个基点报0.521%,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6个基点报0.412%。
8、美债收益率涨跌不一,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65个基点报0.45%,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68个基点报0.761%,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26个基点报1.181%,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28个基点报1.613%,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13个基点报2.042%。
9、纽约尾盘,美元指数涨0.13%报93.9591,非美货币涨跌不一,欧元兑美元跌0.09%报1.1597,英镑兑美元涨0.01%报1.3767,澳元兑美元涨0.12%报0.7501,美元兑日元涨0.39%报114.145,美元兑加元涨0.03%报1.2389,美元兑瑞郎跌0%报0.919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60个基点报6.3783。
宏观
1、国家领导人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央行继续加码逆回购操作维护月末流动性,于昨日再度开展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2.20%。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1900亿元。
3、发改委印发《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4、国家卫健委:10月25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例,其中本土病例29例(内蒙古16例,甘肃6例,北京3例,宁夏3例,山东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例,其中本土5例。
5、中国香港9月出口同比增16.5%,预期增20.6%,前值增25.9%;进口同比增23.5%,预期增21.9%,前值增28.1%。
商品
1、国内期市夜盘收盘,“煤炭三剑客”大幅下挫,焦煤跌超8%,动力煤、焦炭跌超6%,铁矿石涨2%。能源化工品表现分化,沥青、橡胶、纯碱涨超1%,PVC跌3.32%,LPG跌2.73%,苯乙烯跌2.6%。
2、郑商所调整短纤、菜油、菜粕、PTA、玻璃和纯碱期货部分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其中,短纤、菜油和菜粕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8%,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7%。
3、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我国煤炭增产增供将加快推进,进口量也将继续增加,同时能源需求和发用电量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冬明春期间,煤炭需求尤其是发电供热用煤需求将比较旺盛,煤炭供应有望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将逐渐由偏紧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煤炭价格逐渐向合理区间理性回归。
4、发改委能源所专家肖新建指出,随着煤矿核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将得到有效保障。煤炭价格回落需要一个过程,经过2~3个月的过渡期,今年年底时煤炭价格就会显露大幅回落的趋势。
5、国务院: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6、据商务部监测,上周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19.47元,上涨9.7%;煤炭价格有所上涨,其中动力煤价格为每吨1214元,上涨17.7%。
7、锂矿拍卖价格再破纪录!澳洲主力锂矿公司Pilbara在BMX电子平台进行第三次锂辉石精矿拍卖,本次拍卖最终价格为2350美元/吨(FOB),2415美元/吨(CIF中国),较上次拍卖价格上涨5%。
8、欧盟能源部长举行特别会议,就能源价格上涨问题交换意见,并讨论成员国和欧盟的应对措施。会议同意持续评估能源价格变化,以及欧盟委员会“工具箱”中的措施实施情况。12月,欧盟领导人将就应对能源问题再次展开讨论。
9、韩国将于11月12日起暂时将燃油税下调20%,下调幅度为史上最大。此外,韩国政府还将把LNG的配额关税从2%下调至0%。
10、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表示,全球石油产量正在迅速下降,石油生产商需要加大生产投资。如果疫情缓解,更多的人乘飞机出行,石油市场的供应缺口可能在2022年进一步恶化。
11、美国至10月22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231.8万桶,预期增加165万桶,前值增加329.4万桶。
12、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4.72%,报4056点。
债券
1、【债市综述】资金持续宽松,现券期货延续暖意。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下行,国债期货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6%;银行间市场月内资金供给充裕,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下行至1.54%附近,不过跨月资金依旧供需两旺,七天期回购价格坚挺,较上日稍反弹;地产债延续跌势,尤其阳光城债券大跌,“17阳光城MTN001”跌超54%,“17阳光城MTN004”跌近29%。
2、发改委外资司会同外汇局资本司召开部分重点行业企业外债座谈会。会议指出,将继续在外债备案登记、资金出境等方面满足企业合理合规的外债置换和偿付需求,同时要求企业不断优化外债结构,严格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外债募集资金,自觉遵守财务纪律和市场规则,积极主动做好境外债券本息兑付准备,共同维护企业自身信誉和市场整体秩序。
3、外汇局上海分局对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进行摸排,要求周三前提交本年度境外债到期情况,周五提交今年年底境外债的安排,含到期本金和利息,回购需求、自有资金安排等。多家房企人士表示,此番排摸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是否存在违约风险,其同时强调这并不是新出台的规定和要求,仅为定期摸排,更新信息。
4、上海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成为继广东之后又一个宣布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的省份。上海市预算报告披露,按审计口径计算的2020年底上海市地方政府债务率为49.7%,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