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2021年10月22日星期五
热点聚焦
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
2、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不会产生太大资本补充压力,有助于避免信贷紧缩效应。统筹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现阶段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收入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利差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促进银行体系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增长服务,也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未来将继续坚持金融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强化风险隔离体制机制建设,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
3、A股市场距离全市场注册制,只差最后一步——沪深主板注册制。证监会市场一部主任李继尊表示,注册制改革一直在优化完善之中,改革势能不断积蓄,目前已进入由点及面关键阶段。目前监管部门仍在为全市场注册制积极准备条件。
4、“某市两大国有银行信贷额度放开”消息在网上刷屏。券商中国向某股份制银行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信贷额度可能并非网传“全面放开”,只是再次强调,针对不踩红线,且风控和杠杆控制得不错的房地产企业,银行需要正常审批和出账。
5、华夏、南方、易方达、汇添富基金等四家头部公募相继公告,首批四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将于10月22日-26日发行,四只产品募集规模上限皆为80亿元,总计320亿元规模基金发行大战即将拉开大幕。
环球市场
1、美股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02%,标普500指数涨0.3%,连涨七日刷新历史新高,纳指涨0.62%。IBM跌超9%,雪佛龙、美国运通跌超1%。科技股普涨,奈飞涨超4%,苹果涨0.15%,特斯拉涨超3%。金融股、能源股走低,埃克森美孚跌近2%。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9万创疫情爆发以来新低。
2、欧股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32%报15472.56点,法国CAC40指数跌0.29%报6686.1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5%报7190.3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0.21%报26525.15点。
3、印度孟买30指数日前首次突破60000点,再创新高,延续印度股市自2008年以来长达13年的牛市。分析称,低利率叠加疫情期间民众居家隔离,推动印度散户数量翻番至4000万;疫情加速网购普及,印度股市上市科技公司获资金青睐。
4、亚太股市收盘涨跌互现。日经225指数跌1.87%,报28708.58点;韩国综合指数跌0.19%,报3007.33点;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02%,报7415.40点;新西兰NZX50指数涨0.09%,报13125.98点。
5、COMEX黄金期货收跌0.07%报1783.7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跌0.88%报24.23美元/盎司。
6、国际油价表现疲软,美油12月合约跌0.96%报82.62美元/桶,布油12月合约跌1.25%报84.75美元/桶。油价创两周最大跌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让油价从超买区域回落。
7、伦敦基本金属全线走低,LME铜跌3.92%报9786美元/吨,LME锌跌3.94%报3423美元/吨,LME镍跌4.93%报19930美元/吨,LME铝跌5.42%报2903美元/吨,LME锡跌3.64%报36825美元/吨,LME铅跌0.93%报2395美元/吨。
8、欧债收益率全线上涨,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5.5个基点报1.198%,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2个基点报0.231%,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5个基点报-0.103%,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7个基点报0.939%,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个基点报0.522%,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4个基点报0.404%。
9、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32个基点报0.463%,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13个基点报0.802%,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52个基点报1.246%,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75个基点报1.707%,自5月以来首次触及1.7%关口;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31个基点报2.149%。
10、纽约尾盘,美元指数涨0.15%报93.7562,非美货币涨跌不一,欧元兑美元跌0.22%报1.1625,英镑兑美元跌0.22%报1.3794,澳元兑美元跌0.65%报0.7466,美元兑日元跌0.28%报114.01,美元兑加元涨0.31%报1.2369,美元兑瑞郎跌0.07%报0.9182,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4个基点报6.3945。
宏观
1、国家发改委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将研究建立混改引战对接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增量混改。国家发改委强调,“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是毫无根据的。
2、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国不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投资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3、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匹配。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衡,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4、央行再降千亿“甘霖”,税期流动性无忧。央行周四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900亿元。
5、国有资产管理亮出最新“账本”。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68.5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323.2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3.5万亿元,国有土地总面积52333.8万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31605.2亿立方米。
6、国家卫健委通报,10月20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例,其中本土病例13例(甘肃5例,其中兰州市4例、张掖市1例;宁夏4例,其中吴忠市2例、银川市2例;内蒙古2例;湖北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例,其中本土7例;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3832.5万剂次。
7、10月20日20时-21日12时,甘肃省新增6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月21日0时至14时,北京新增1例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与近期甘肃、陕西等地报告病例病毒同源性较高,属于同一传播链。
金融
1、易纲表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央行正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强化能源总体供应能力。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9月末,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1万亿元,增长35%。
2、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引导市场资金支持绿色发展,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在绿色金融框架中更多地纳入转型因素,支持高排放行业转型。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研究提出碳中和目标,但应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3、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要筑牢金融与科技风险防火墙,加快建立智能算法模型安全评估和合规审计体系;强化云计算标准符合性与安全性管理,规范金融团体云应用,加强第三方算力设施集中度风险管控,防范外部云服务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
4、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进行联网对接,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
5、银保监会介绍监管重点工作时表示,预计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理财业务存量整改,未整改存量资产主要投向非标债权等。恒大集团风险处置化解工作正在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产品已进入报备阶段,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在“四地四机构”发行。
6、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共处罚机构2369家次,罚没合计19.26亿元。9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受疫情冲击或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影响,不良资产反弹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可能继续暴露。
7、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表示,证监会将推动《私募条例》尽快出台,支持真私募,打击乱私募,坚决出清伪私募,防范化解行业风险,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引入长期资金,支持行业持续发展和奠定长期投资基础。
8、首批基金三季报出炉,中银基金、中庚基金、德邦基金等旗下多只基金率先披露。作为低估值策略代表人物,中庚基金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所管基金三季度持仓较二季度末变化较大,煤炭、金融、地产等行业股票被重仓持有。
9、中国金融业首次发布2项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助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系统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
10、中证协发布《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报告》与《2020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将出台证券行业绿色金融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业务规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1、由于看好中国市场,有着“TA鼻祖”之称的英国对冲基金宽立资本(Aspect Capital),正式推出一只投资中国金融和商品期货离岸基金,为海外投资者增加中国资产配置提供新的途径。
商品
1、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多数收跌,黑色系全线大跌,动力煤跌9.9%,螺纹钢跌5.28%,焦煤跌4.08%,铁矿石跌3.86%,焦炭跌3.5%,热轧卷板跌2.83%。能源化工品表现疲软,玻璃跌8.47%,纯碱跌停,跌幅8.01%,20号胶跌6.35%,橡胶跌4.58%,乙二醇跌4.48%。农产品多数下跌,棕榈油跌4.35%,豆油跌3.85%,菜油跌3.1%,郑棉跌2.82%,棉纱跌2.16%。
2、为加强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煤炭生产、流通成本和价格专项调查,详细了解煤炭生产企业成本、销售价格,贸易企业煤炭购进和销售价格,煤炭流通费用,用煤企业采购价格等情况。
3、国家发改委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分析,组织好后续批次国家储备投放,多措并举增加市场供给,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遏制过度投机炒作,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4、郑商所宣布,10月22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纯碱期货2201合约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3.5元/手。10月27日结算时起,棉花期货2111及2201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棉花期货2203、2205等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
5、中期协就《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聚焦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控制活动,按期现类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和仓储物流业务四大类型,针对各类业务开展过程中不同风险点,提出控制措施。
6、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表示,缓解猪周期对产业影响是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期现联动,共同助力稳价保供。
7、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透露,内蒙古各地利用早霜时间比常年偏晚等天气利好条件加紧抢收秋粮,已累计收获粮食作物8000多万亩,进度达70%以上。按照目前收获进度看,内蒙古秋收工作预计在11月上旬结束。
8、因海岬型船运价指数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跌2.06%,报4653点,创近一个月新低。
债券
1、【债市综述】通胀忧虑略缓解且流动性向好,现券期货走暖。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明显下行,国债期货全线明显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9%。央行逆回购连续两日维持千亿,资金继续向宽主要回购加权利率普遍下行,隔夜回购利率大幅下行超41bp至1.67%附近;地产债多数明显收跌,“20阳城03”跌近25%,“19奥园02”跌超12%。
2、央行:9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229.7亿元;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99.7万亿元,同比减少4.7%,环比减少4.5%;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8.0万亿元,日均成交8195.3亿元,同比减少19.8%,环比减少10.1%。
3、《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预计,下半年企业融资仍面临较大压力,信用风险也存在一定释放压力,仍要高度关注债券违约风险及信用风险传导等问题。
4、惠誉报告称,将包括中国奥园、中国金茂、中骏集团等在内的29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列入评级标准观察名单(Under Criteria Observation,UCO),该状态表明其相关评级可能因评级标准修订而发生变化。
5、农发行2021年首次在深交所发行金融债券。农发行通过深交所以公开招标方式,成功发行1年期、4年期、6年期三期政策性金融债券,共计100亿元,三期债券中标利率分别为2.27%、3.04%、3.21%。
6、由于10月房企美元融资出现明显波动,美元融资出现降温。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10月,房企合计美元融资仅137亿美元。9月以来美元融资51亿美元,同比、环比均明显下滑。下半年至今融资额只相当于1月时单月数据。